当前位置:首页 > 《长乐长歌》剧本研讨会召开 探索工业遗产活化与微短剧创新表达
《长乐长歌》剧本研讨会召开 探索工业遗产活化与微短剧创新表达
本网专稿
2025-09-18

近日,微短剧《长乐长歌》剧本研讨会在陕西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召开。会议聚焦该剧故事主线,围绕抗战工业历史叙事创新与微短剧文旅融合路径,来自党史研究、文学艺术、影视创作、产教融合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出品方代表共20余人参加。

微短剧《长乐长歌》由西影视频、宝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共同出品,是主动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该剧以青年工程师和进步女性在抗战中的成长为主线,再现陕地民众建设窑洞工厂支援抗战的壮阔历史,是“微短剧+文旅”融合的重要实践,目前该剧本已入选2025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

研讨会前,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深切感受其厚重的抗战工业历史与文化精神。西影视频剧集中心创作部主任、制片人张琦晶子对项目做了综合阐述,《长乐长歌》是以抗战时期宝鸡申新纱厂真实历史为蓝本创作的原创剧本,将采用长乐塬实景拍摄与AIGC技术复原历史场景相结合的创作模式,重点还原工业内迁、窑洞工厂建设等标志性历史场景。通过竖屏微短剧形式融合青春叙事、工业美学与抗战精神,旨在以轻量级篇幅承载厚重历史,全力打造一部"有深度、有温度、有传播力"的精品短剧。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剧本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达、传播价值、融合路径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媒体融合发展和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调研员 刘晓玲

陕西微短剧产量与热度均居全国前列,《长乐长歌》应锚定核心价值观,立足精品化创作方向,有望成为又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爆款精品,树立行业新标杆。

宝鸡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胡惠荣

本次研讨会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顾,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借助该剧推动宝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西影集团艺术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沈亚荣

西影将充分发挥国企担当与创作优势,从资源调配、艺术指导到宣传推广全流程支持,全力助推该剧精益求精,打造兼具艺术性与传播力的标杆作品。

宝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陈军强

要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的平衡,文化深度与市场共鸣的统一,通过“影视+文旅”深度融合推动长效价值挖掘,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宝鸡市金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科峰

微短剧是宣传长乐塬、打造IP矩阵的有效途径,要推动系列化、矩阵化开发,构建完整文化产业链。


卢胜利

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

该剧聚焦民族工业与爱国企业家在抗战中的独特贡献,既呈现前线烽火,更凸显后方坚守,是对全民族抗战历史的真实还原与重要补充。


王长寿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该剧本题材独特、剧本内容扎实、结构完整,具备良好的影视改编基础,在人物塑造上应真实刻画其“求生存”与“爱国情怀”并存的立体形象,从而自然流露出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使其成为兼具传播效果与思想深度的作品。


李方

宝鸡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长乐塬是属于全人类的抗战遗产,微短剧是让世界了解这里的有效方式,剧本应突出宝鸡作为抗战工业重镇的历史地位,强化地域文化标识。


王敏

宝鸡市长乐塬片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

长乐塬是全民抗战的见证,希望通过这部剧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要在剧中突出“工业抗战”的主线,体现全民抗战的历史格局。


卢文娟

宝鸡市艺术创作研究室创研部部长

微短剧需在有限篇幅内构建强情节、快节奏的叙事张力,通过紧凑剧情与精准节奏实现有效传播。


牛鸿英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选题成功将历史文化、革命资源与文旅开发结合,蕴含巨大文化经济价值,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微短剧作为文化输出新载体,需以青春化、情感化、网络化叙事吸引年轻群体,完成历史题材的当代转化与价值传递。


郑雅宁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通过细节刻画提升角色的真实性与情感张力,建议增强情感线索与戏剧冲突,突出人物弧光,提升观众代入感。


冯驱

申新史研究专家、工合运动特邀研究员

从史实考证角度强调"历史真实是艺术生命力的根基",创作必须立足史实、尊重细节,本人将全力支持后期创作内容的史学准确性。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是以1938年荣氏家族创办的申新纺纱厂旧址为核心建立的抗战工业遗址保护区,这里包含了窑洞工厂、福新申新办公楼、乐农别墅、薄壳车间等历史遗迹,其中窑洞工厂是抗战时期规模最大的地下工厂,在抗战期间生产了大量军需民用物资,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已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级工业遗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入选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西影传媒是西影集团战略布局的“电影+融媒体”创新平台,重点打造了西影视频网络视听平台、西部电影频道电视媒体平台、西影数码制作基地、西影音像出版社等。以视频为龙头,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网络视听平台及影视作品,构建全媒体内容生态和传播格局,积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重点开展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西影传媒先后出品了网络电影《大话西游之缘起》《解忧理发店》《生死交锋》《火锅之王》《排爆手》《勇士连》《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猎魂人》,纪录片《千年陕菜》《记黄河晋陕大峡谷》《我们的丰收》《边城好味》,网络微短剧《我能预见成功率》《南辕北辙的我们》《火焰驹之烈焰不灭》《铜雀阁》,融媒体栏目《影视全报道》《西影会客厅》《聚光少年》《红领巾法学院》《检佑未来》等众多优质网络视听内容。

西影传媒先后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视听产业入库项目”和“工信部、广电总局超高清视频典型应用案例”,获“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理事单位”“陕西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陕西省文化产业骨干型文化企业”“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西影视频创新团队荣获第21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多部作品获得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未来,西影传媒将继续携手各合作伙伴,共同助力中国电影事业及网络视听产业发展,为电影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