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或许浪漫热烈、或许平淡温馨,“脉脉不得语”的真情守护,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陪伴,风雨同路、不离不弃的坚持,都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
爱情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个浪漫七夕节,本期西影艺术档案馆带你走进西影电影中的爱情。
《生活的颤音》 银幕上的第一吻
1979年 黑白、彩色故事片
编剧:滕文骥
导演:滕文骥、吴天明
摄影:刘长旭、朱鼎玉
美工:张子恩、胡强生
作曲:李耀东
小提琴独奏:盛中国
主要演员:
郑长河—史钟麒 徐珊珊—冷眉
徐以祥—项堃 章国梁—郑大年
《生活的颤音》讲述了70年代艰辛社会背景下的一段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影片通过一对恋人郑长河和徐珊珊在1976年清明节前后几天的遭遇和爱情经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事实。
珊珊与长河的互相尊重与情投意合使两人即使在遭遇威胁、逮捕、家人的反对等等困难时,感情依然坚固浓烈。长河在珊珊的倾心帮助下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抹去吧,眼角的泪》,在小提琴的悲壮倾诉声中喊出了时代的强音。复杂的时代洪流中,二人饱满深刻的情感更显得尤为珍贵。
▲《生活的颤音》完成台本
《生活的颤音》档案资料中记载着这样的一条影评:影片还打破了框框,表现了爱情上很自然地有接吻的镜头,这在国产影片处理爱情方面还是第一次,说明被禁锢的“不准写爱情,接吻”等禁区已被打破。
▲《生活的颤音》上映时影迷的影评
▲荧幕上的珍贵一吻
在还没有完全开放的年代里,《生活的颤音》里出现了接吻的镜头,电影放映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纷纷涌进电影院,就是为了目睹那短短的一“吻”。《生活的颤音》是影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作品,这银幕的“第一吻”也带给了观众极大的震撼和启迪。
《炮打双灯》 冲破封建礼教的爱情觉醒
▲《炮打双灯》完成台本
《炮打双灯》是由何平执导,宁静、巫刚、赵小锐主演的影片。影片改编自冯骥才的同名中篇小说,讲述了民国年间,以制炮竹致富的大户人家唯一继承人春枝自小被当作男孩抚养,当穷画匠牛宝以其精湛的技艺被选进蔡俯绘制年画时,唤醒了春枝作为女性的觉醒和对爱情的渴望,为了自己的爱情开始了对封建礼教和家族束缚的反抗与斗争。
▲《炮打双灯》分镜头脚本及媒体报道
导演何平曾说:“我觉得人活得很压抑,人的生命萎缩,这跟传统文化对人的禁锢有关。”炽热的爱情与祖制家规之间应该如何抗衡?春枝对爱情的渴望在与老管家的对峙抵触中积蓄着火花,当春枝身着金套的鲜艳女性装束站在目瞪口呆的仆人们面前,掷地有声的说出:“我宁可不做你们的东家,也要嫁人!”这是一个贵族女子面对扼杀人性的封建专制,为了争取自己的爱情,不惜抛弃了一切也要冲出牢笼的勇敢呐喊。
影片的改编并没有受原作的框限,而是在其中进行了大量增删虚构,并以今天的精神去烛照历史题材,从中挖掘出反封建专制、对爱情美好的追求和争取婚姻自由的深刻内涵。
▲《炮打双灯》宣传画报
虽然故事的最后作为主子的春枝终究未能决定自己的爱情和命运。但是影片在悲凉中仍透出一点亮色,春枝腹中孕育的新生命带给人希望,也让影片在这座四方大宅中带给人爱的力量。
《爱情麻辣烫》 酸甜苦辣咸的爱情滋味
由张扬编剧导演的电影《爱情麻辣烫》汇集了濮存昕、吕丽萍、文兴宇、郭涛、徐帆、高圆圆、徐静蕾、邵兵等参演。
影片以独特的结构方式、新颖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当代城市人的爱情生活画卷。《声音》《麻将》《玩具》《十三香》《照片》五个小故事包容和演绎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情感经历,全片由一对即将成家、激动而喜悦的年轻人准备结婚过程中的几件琐碎小事来贯穿。见父母、布置新居、结婚登记、买戒指、拍婚纱照等,这些几乎每个同龄人都要经历的看似普通的事,对他们自己而言,却也是人生仅有一次的不平凡的经历。
少年朦胧初恋的纯情,青年人轰轰烈烈的热恋,年轻夫妇婚后生活的平淡,以及步入人生黄昏的老年人沐浴夕阳之恋的美好,这正是人生爱情路上每一步的缩影。这部电影就像麻辣烫一样,把麻、辣、酸、甜、苦,形形色色各种滋味的爱情,全部汇在了人生的火锅之中。
爱情的美好让人期待,西影出品的《大话西游》《人生》《在那遥远的地方》《网络时代的爱情》等众多电影中的爱情故事,更是常看常新。让我们一起在电影中体会爱情。
有一种时光,穿越时代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光影,历经时代的风雨,更加厚重。电影包含的内容千千万万,电影人的故事万万千千。
“西影艺术档案馆”将把更多电影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