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影艺术档案馆丨致敬天明厂长
西影艺术档案馆丨致敬天明厂长
本网专稿
2021-03-04

“我爱电影,这辈子我只干了这一件事......”从最开始的《亲缘》《没有航标的河流》到后来的《人生》《老井》,天明厂长的每一部作品都和中国的人、事、精神息息相关。

今天天明厂长离开我们已经7年了,本期“西影艺术档案馆”将通过重温艺术档案的形式,向这位伟大的电影人以及那段光辉岁月致敬 。

爱西影

梦开始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西影就是天明厂长梦开始的地方。1960年,21岁的他背着家人偷偷考入了西影演员剧团训练班,从这时候开始,吴天明便与西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的言传身教下,他快速地由演员成长为导演。1979年,他与滕文骥联合导演了作品《生活的颤音》,一举斩获了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也让他获得了优秀青年创作奖。

1980年,吴天明终于有机会独立执导自己的处女作《亲缘》。虽然他满腔热情,但是《亲缘》的拍摄过程和成片的发行都遭受冷遇,最终以全盘皆输的结局引发了一片非议之声,其中还夹杂着嘲讽和蔑视。失败的打击给了吴天明极大的震动,他苦苦思索,领悟到一个朴素的道理 :一定要拍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一定要以最真诚的态度去讲述平民故事!而他最熟悉的生活就是农民的生活,最熟悉的人生就是农民的人生。

西影艺术档案馆存《没有航标的河流》剧本资料

西影艺术档案馆存吴天明手稿资料

1981年至1982年在创作执导《没有航标的河流》时,吴天明努力克服创作环节上的虚假,在影片的真实性上向前迈一步,且导演组一致决定在影片的蒙太奇结构、场面调度、画面造型、光色处理和声音构成等方面,老老实实的运用朴素的手法,以求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电影的情节结构摆脱了传统的“戏剧化”规范,没有故设悬念、故弄玄虚,而是随着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和情势的变化循序发展,自然流畅,令人耳目一新。

吴天明在《没有航标的河流》拍摄现场

《没有航标的河流》伦敦电影节资料

1984年,由吴天明独立执导的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获得了第四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中心电影奖”,这也是西影厂第一次获得国际奖项。“做梦吧,就算我做的第一个好梦,《没有航标的河流》拍了以后就成为西影厂第一部得国际奖的电影,当时就是一下点亮了西影厂,起码把我点亮了。”获奖后的吴天明感慨着。

西影艺术档案馆存《人生》艺术档案资料

 西影艺术档案馆存《老井》艺术档案资料

接下来的两年,由吴天明执导的电影《人生》和另一部讲述农村农民故事的电影《老井》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鸡奖、百花奖、金像奖 、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等多项殊荣。电影《人生》曾在四川大学有一场公映,当时放映时正下着大雨,一万多名师生却几乎无一人离场,他们也没有雨衣,全员站在雨里看得热情高涨。此时,是属于吴天明的导演时代,也是西影厂逐渐走向辉煌的时代。

《人生》获奖证书

《老井》获奖证书

淳厚的黄土地孕育了吴天明坦荡旷达的性格,敢为天下先的过人胆识和独到的艺术鉴赏力,让吴天明率领影坛西北军一路前行。随后西影相继出品《红高粱》(导演张艺谋)、《黑炮事件》(导演黄建新)、《盗马贼》(导演田壮壮)、《野山》(导演颜学恕)、《疯狂的代价》(导演周晓文)、《棋王》(导演滕文骥)等一系列杰作,且部部市场火爆、海外拿奖,西部电影的太阳从西影升起。

推改革

缔造“西影传奇”

作为导演,吴天明信奉“为电影而生,为电影而死”,作品轰动全国;作为前辈,他不遗余力支持年轻的电影人,助力中国第五代导演成长,缔造了那个时期的“西影传奇”。

1983年10月,43岁的他在电影《人生》的拍摄片场,接到了自己被任命为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的通知。如打井一般,吴天明一上任便对西影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苦战四年,振兴西影”的口号,并迅速推行三级管理变两级管理,严把剧本关,改变制片方针,加大智力投资,选拔有事业心、有闯劲的年轻人担任各级领导,奖勤罚懒、打破大锅饭等一连串的治厂措施,为的只是“到那时,我厂职工到外地出差,再也不用躲躲闪闪,能够大大方方地把西影厂的牌子亮在外面,自豪地说:我是西影的……”

西影艺术档案馆存关于吴天明会议讲话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爱才知才,扶持和培养了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黄建新、周晓文等一大批著名导演。张艺谋曾回忆说,“在几十年以前,是吴天明支持了很多的第五代导演,从我个人来讲,没有吴天明导演,就没有我的电影《红高粱》,我也是因为《红高粱》的成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陈凯歌也表示,“在担任西影厂厂长时,(吴天明导演)对我的支持帮助至今难忘。”

西影艺术档案馆存关于吴天明专访资料

在他的带领下,西影厂不仅影片的拷贝发行量跃至第一,利润翻了几番,而且成为了中国新潮电影的摇篮,中国第五代导演也从这里崛起。

向未来

传承是最好的致敬

“人生犹是无奈变脸,事业却似老井无声,在没有航标的河流,唢呐吹奏了百鸟朝凤;秦川养育朴实鲁汉,岁月逝流百味年华,立厚重黄土的大地,一心留存写青史寸篇”,吴天明的名字、他的电影创作故事和光辉岁月深深地印在了西影人的心里。

传承是最好的致敬,怀念是比生命更持久的力量。时至今日,天明厂长的塑像矗立在西影电影圈子广场中央,他的获奖电影作品紧紧守护在周围,让所有电影爱好者缅怀致敬。他对电影、对西影的赤诚和炙热,激励和鞭策着一代又一代西影人不断向前。

有一种时光,穿越时代的云烟,日久弥新

有一种光影,历经时代的风雨,更加厚重

电影包含的内容千千万万

电影人的故事万万千千

“西影艺术档案馆”将把更多电影人的故事

讲给更多的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