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家中、书桌前、屏幕亮着。
一位编剧轻点鼠标,一段关于盛唐诗人漂泊命运的段落被输入“影谱”(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系统。片刻后,系统返回了几条故事建议,并根据进一步指令相继提供了剧本大纲、人物小传及完整故事板,图中场景考据精细、人物风貌得体。
以往,完成这一切需要多位业内人士协同创作一月有余,如今,这个周期以秒为单位。
在电影诞生130年后的今天,我们正站在另一个历史的拐点。如果说卢米埃尔兄弟用胶片定格了现实的流动,那么今天的创作者们正试图用人工智能重新定义想象的边界。这不是技术对艺术的侵犯,而是创意与智能的深度融合。

当前中国影视创作的一项挑战,大都在于影片本身的可看性还不强,讲故事的方式还不够打动人。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故事的核心载体——“一剧之本”始终是决定影视作品品质的灵魂所在。
这些年,西影始终在探寻如何在剧本创作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为影视主业的创新发展找准突破口。2023年,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为这一命题提供了破题思路。但质疑随之而来:AI做得到吗?它能否理解“悲剧的崇高”?能否捕捉“东方美学”的留白?能否触及我们人类情感中所有决绝和欲语泪先流的纠葛?
2023年3月,西影成立电影AI实验室,协同电影学、叙事学、AI算法、大模型架构师、剧本医生和职业导演制片等各领域专家,用两年的时间交上了一份答卷。

从根本上看,AI要介入剧本创作,并非仅仅是更快写出情节,而是对“电影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这一朴素命题的回望。因此,西影提出“电影元知识”体系的研究,通过认知AI和文本生成技术的交汇,解构与重构电影故事原理,开发电影故事质量认知参数和指标体系,建立起电影内容生产的知识图谱与语义向量数据库。它既能够智能辅助生成剧本初稿或进行评估修改,也能挖掘文化趋势与审美倾向,还能为创作者提供新颖视角和创意灵感。
2023年7月,国家电影局来西影调研,充分肯定了西影在电影AI领域的创新探索勇气,并具体指导了下一步的研发方向。西影从最核心“剧本生成、剧本评估、剧本修改”三大子系统延伸,相继开发了电影故事板、制片管理、电影成片分析、电影样片生成等模块,最终形成涵盖影视创作生产全链条的七大子系统人机协同平台。
{剧本生成系统}
从一句创意Idea到剧本,系统引导编剧填入自己的想法,由大模型实时生成故事创意,人与AI互动创作,最终形成电影剧本初稿。
{剧本评估系统}
几十个电影专属故事质量参数、多达千项专业指标,几分钟之内针对强剧情电影剧本形成详细诊断报告,精准指出故事内核、人物塑造、叙事节奏、语言表达、市场预期等问题。
{剧本修改系统}
一个带有AI辅助功能的剧本专业编辑器,拥有一键智能格式化、AI改写、AI续写、场景智能推荐、AI助手等20多项创新功能,为编剧带来高效系统的沉浸式创作体验。
2024年9月21日,“影谱”(企业版1.0)在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期间发布,知名编剧、导演纷纷进行了测试应用,对剧本评估、生成与修改三大子系统的精准度与创造力给予高度评价。“影谱”作为陕西省首个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凭借“专家级输出能力”填补了国内电影垂直AI领域空白,并获得6项软件著作权与国家电影局专项资金支持。
2025年3月起,西影面向全国(含港澳台)青年编剧与导演,组织多轮次的“AI协同电影剧本创作训练营”,通过“影谱”的使用培训、电影故事原理学习及案例式创作交流,辅助青年电影人创作质量过硬的好剧本和好电影。
2025年8月15日,SaaS版的“影谱”将全面上线,“剧本生成、剧本评估、剧本修改”三大子系统将面向整个电影行业开放注册,覆盖编剧、导演、制片人、影视院校师生以及广大创作爱好者,真正实现全行业范围内的AI创作互动与技术赋能。
{电影故事板系统}
已完成测试版开发,基于“文生图”模型训练、异构架构、多角色一致性优化与分层规划推理技术,可自动拆解剧本分镜、生成视觉故事板画面。后续将支持从分镜直接生成视频镜头,实现从剧本到影像的智能化过渡。
{制片管理系统}
具备智能任务分解与多智能体协作功能,能够自动统筹剧本分场、人员匹配、拍摄排期等复杂流程,形成横跨职能部门的实时高效协作网络。
{电影成片分析系统}
基于西影自研的多模态理解算法,支持对长篇叙事视频的结构化解读、情节深度识别与视觉信息对齐,帮助创作者更精准地回溯、解构与优化故事表达。
{电影样片生成系统}
运用视频AI生成技术,将剧本内容转化为动态的电影样片,系统将延续文生图架构和制片系统中的智能分解能力,指导电影的实际拍摄和后期制作。
上述系统将在后续陆续发布,届时,“影谱”将成为中国唯一拥有“全量能力”的电影内容创作平台和生态系统。

下一步,西影将联合影视企业、金融机构、IT和AI公司,通过自主投资和市场融资,开展融合“文本、图像、视频”多模态大模型的规模化训练,建成涵盖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微短剧、短视频的影视创作AI生态系统,打造成为服务影视陕军实现弯道超车、助力中国电影内容创作的新质生产力工具。
诚然,AI可以成为我们创作的工具、伙伴,甚至试炼者,但真正能触动人心的瞬间,依然要由人类自己完成,提笔为心中难言之事命名,为经验的盲点赋形,为时代留下沉思。
就像一个世纪前的胶片,今日的AI,不过是另一种看世界的光。但欣喜的是,此刻这束光,正照耀在我们前方。

现在就加入
一起见证影视创作革命时刻!